唢呐手在尽情吹奏(资料照片)。 子长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子长唢呐
子长唢呐是陕西省子长市的传统民间音乐,历史悠久,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鲜明的艺术特征,多以五人一组的乐队形式活跃在民间。在子长,搞庆祝活动、闹秧歌都有唢呐助兴,寄托着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朴素的审美趣味。
2021年5月,子长唢呐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记者 周恒宇整理)
贺军利制作的各式各样的唢呐。 记者 周恒宇摄
贺东在吹奏唢呐(资料照片)。 子长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9月13日7时30分许,伴随着嘹亮、欢快的唢呐乐曲,一支服饰鲜艳的迎亲队伍出现在子长市秀延街上。子长唢呐县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郭子光和同伴手持唢呐,身体随着韵律左右摇摆,吹奏着迎亲的经典曲牌《大摆队》。
“百般乐器,唢呐为王”。子长唢呐时而欢快,时而悲凉,将黄土高原特有的风土人情展现得淋漓尽致。
近日,记者来到子长市,与数位子长唢呐的非遗传承人进行深入交流,探寻子长唢呐的魅力。
历史的回响:黄土地上曲高昂
史料记载,唢呐是公元3世纪从波斯和阿拉伯地区传过来的,经西域龟兹一带进入中原,后与本土乐器结合并不断改进。在民间,唢呐被称为“喇叭”“大吹”。“喇叭”,即今天的高音唢呐。“大吹”即中音唢呐,也就是大唢呐。子长唢呐属于陕北大唢呐。
明朝抗倭名将戚继光将唢呐用于军中。他在《纪效新书》中提到的“掌号笛”就是吹唢呐。流传至今的《得胜回营》等曲牌就体现出铿锵有力的军乐特征。明代后期,王圻在《三才图会》中对唢呐的描述更为详细。
随着时间的推移,子长唢呐在陕北民间逐渐兴盛起来,并以独特的音色、丰富的表现力及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现在的子长唢呐主要由5个部件组成,即哨子、芯子、气牌、木杆、碗子,演奏以瓦窑堡镇为界,分东西两个流派。”子长市唢呐协会主席马小红介绍,“两支唢呐、一面羊皮小鼓、一对小镲、一面疙瘩锣,组成子长唢呐最经典的吹奏组合,俗称‘老五班’。”
后来,随着演出场景变化,大多数唢呐乐班加入电子琴、小号、长号、大军鼓、萨克斯管等。
1984年,子长成立唢呐协会,唢呐活动开始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
2006年,子长唢呐获得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
2016年,子长唢呐亮相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开幕式;
2021年,子长唢呐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
……
一路走来,子长唢呐承载着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生命的律动:在创新中发展
年近七旬的焦养亮自幼酷爱音乐,师承当地著名艺人安生荣。由于自身的音乐天赋,加上刻苦练习,焦养亮摸索出了一套独特的演奏风格。
1981年,焦养亮放弃煤矿的工作,开始专门从事唢呐演奏,潜心钻研唢呐艺术。1984年子长成立唢呐协会时,他当选为协会副主席。
多年来,作为子长唢呐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焦养亮不仅发挥“传帮带”作用,向唢呐专业演奏员和爱好者传授演奏技艺,还整理出版《陕北唢呐传统曲牌集》、发行《陕北唢呐喜庆套曲》盒式磁带。他先后为《北斗》《唢呐迎亲》等10余部电影和电视剧配乐,获得“中国吹歌大王”称号,推动子长唢呐的整理研究、传承保护。
凭借精湛的演奏技艺,焦养亮曾到俄罗斯等国家演奏唢呐。“唢呐属于传统乐器,外国友人没有那么容易接受。所以,我们转变思路,用唢呐去演奏他们国家的经典曲目,比如《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喀秋莎》。”焦养亮说,“这些经验对于我们传播中华传统文化有极大的启发意义。我们要打开国际视野,拓宽非遗的传播渠道。”
今年58岁的郭子光16岁起开始学习唢呐,大半辈子与唢呐为伍,以唢呐为伴。“子长唢呐尺寸多样,包括尺三、尺二五、尺二有余。多样化的尺寸使得唢呐在演奏时能呈现出丰富的音色和表现力。”郭子光介绍。
在郭子光看来,学习唢呐看似容易,出师很难。对初学者来说,吹唢呐对气息要求很高。初学者刚开始气息不足,甚至都吹不响。
“过去,学习这门乐器靠的是口口相传,在吹法、气法上注重技巧性、稳定性。现在,想学的可通过乐谱进行专业化学习,更加强调演奏的表现力。”郭子光见证了子长唢呐的发展变化。
“我们的唢呐演奏并非一成不变,而是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在曲目、曲风上不断创新,契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融入电声技术,演奏一些大家更熟悉、更易于接受的流行曲目。”今年41岁的子长唢呐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贺东告诉记者。
受父亲、爷爷吹唢呐的影响,贺东从小便与唢呐结下了不解之缘。成年后,他进入子长市文化艺术培训中心工作,成为一名专业的唢呐演奏员,致力于子长唢呐的推广与传承。
2023年,贺东站上白玉兰国际音乐节国乐竞演大赛的舞台,向世界展示中国音乐的新风貌。
从一开始的谋生,到后来的“谋乐”。正是因为焦养亮、郭子光、贺东等一代代人的不懈坚守,子长唢呐有了更持久的生命力。
未来的呼唤:传承中“声声不息”
选料、切割、打磨、钻孔……不一会儿,一根木段就在贺军利的手中变成了唢呐木杆。一家三代都与唢呐结缘的贺军利,既会吹唢呐,又会做唢呐。
唢呐做得好不好,专业演奏员一试便知。所以,制作每一支唢呐,贺军利都极为用心。“一支唢呐要达到音色的纯正和音准的精确,少则需调试几十次,多则需调试上百次。吹一回,调一次,全靠经验。”贺军利说。
贺军利在网络上拥有10多万粉丝。他通过网络直播,把自己制作的唢呐卖到了河南、山西甚至国外。
2006年6月,子长唢呐演奏登上了在延安市举办的中俄文化交流年文艺晚会的舞台。
2011年9月,子长唢呐参加了莫斯科国际军乐节。
近年来,子长唢呐队伍不断壮大,唢呐协会会员超过300人,唢呐班子发展到100多个。
“今年4月底,我们组织50余名唢呐演奏者开展了为期9天的专业培训,希望提升他们的乐理知识、演奏技巧和舞台表现力,培养一批技法好、素质高的非遗传承人,发展更多子长唢呐吹打乐团队,创作出更多优秀作品。”子长市文化馆馆长杨亚莉介绍。
5月10日,由子长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子长市文化馆、子长市文化艺术培训中心、子长市唢呐协会承办的国家级非遗项目“子长唢呐”2024年第一期专业培训汇报音乐会举行。参训学员穿着富有陕北特色的羊皮马甲、头上裹着白羊肚手巾进行汇报演出,展示所学。
如今,通过邀请专业老师指导授课、组织学习培训,子长市每年开展不少于两次的专业培训活动,子长唢呐演奏者的水平整体提升,表演逐渐规范化、系统化。
暑假期间,子长市中学学生南文博和张思杰来到贺东的工作室,学习子长唢呐。南文博告诉记者:“许多同学都自发学起了子长唢呐,希望传承好家乡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
“今后,我们将通过走访老艺人、整理音乐曲谱、录制传统曲牌等方式,以及积极开展子长唢呐进校园、进社区、进景区等活动,做好非遗的挖掘和传承工作。此外,我们还将不定期组织开展唢呐培训和比赛等活动,打造精品节目,为子长唢呐发展储备人才、做好全方位培育,将子长唢呐这一国家级非遗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马小红说。(记者 王婕妤 周恒宇)
【三秦手艺人】
贺东:非遗传承要与时俱进
在黄土高原腹地,一种古老乐器的演奏声穿越岁月的长河,响彻云霄,回荡在沟壑之间。它,就是子长唢呐。
在子长,一提到贺东这个名字,很多人都会伸出大拇指,称赞他唢呐吹得好。作为子长唢呐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贺东用坚守与创新,续写子长唢呐的辉煌篇章。
“稳住!注意控制气息。”9月13日,子长市文化艺术培训中心,贺东在给初学子长唢呐的学生指导。
贺东的父亲、爷爷都是当地有名的唢呐手。在他们的熏陶下,贺东5岁起开始接触唢呐,小小的手指在唢呐的孔间跳跃,奏出了最初的音符。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对唢呐的热爱愈发深厚。20世纪90年代末,贺东到西安音乐学院师从著名唢呐演奏家、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唢呐专业委员会副会长、西安音乐学院教授高晓鹏,深入学习唢呐演奏技艺。
学成后,贺东进入原子长县文化艺术培训中心工作,投身于子长唢呐的传承与推广工作。他积极组织唢呐培训,走进学校、社区,用生动的讲解和精彩的演奏,激发孩子对子长唢呐的兴趣。在他的努力下,越来越多的孩子拿起了唢呐,成为子长唢呐的新一代传承人。
“我深知,只有与时俱进,才能让子长唢呐焕发新的生机。因此,我在保留传统曲目的基础上,大胆尝试将流行音乐元素融入唢呐演奏中,创作出了许多新颖独特的曲目。这些曲目既保留了子长唢呐的韵味,又融入了现代音乐的元素,深受听众喜爱。”贺东说。
2023年,贺东荣获白玉兰国际音乐节国乐竞演大赛全国总决赛二等奖。
唢呐,改变了贺东的人生。他说:“唢呐是我的事业,更是我生命的一部分。我将继续努力让更多的人认识、了解子长唢呐,感受其独特的魅力,为子长唢呐的传承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记者 周恒宇)
【记者手记】
让子长唢呐响彻世界
子长唢呐以特有的音色和演奏技巧,不仅在子长当地扎根,还在国内外舞台上展现出中国民间艺术的独特魅力。经过历代的发展与演变,现在,子长唢呐已不仅仅是一种乐器,更是陕北人民精神生活的一部分。
随着时代的变迁,子长唢呐也面临如何将传统与现代融合的问题。幸运的是,我们看到子长唢呐在传承中不断创新,不仅保留了传统曲牌,还融入了现代元素,在演奏形式上也进行了大胆的尝试。比如,子长唢呐的演奏组合已经不单纯只有五人一组的小规模,还有群体演奏的百人规模。
非遗的传承与发展,得益于一代代人的坚守与努力。在采访中,我们看到老中青三代非遗传承人为唢呐的传播和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年近七旬的焦养亮,只要是有利于宣传推广子长唢呐的活动,都不遗余力地参加,并积极与大家交流吹奏心得;靠吹唢呐谋生的郭子亮,在每一次婚丧嫁娶活动的表演里倾诉着他对子长唢呐的热爱;站上国际舞台的贺东,用专业性和创新性征服了听众,让嘹亮的唢呐声响彻艺术殿堂……
子长唢呐能够一直传承并不断发扬光大的背后,除了非遗传承人的努力坚守之外,离不开政府部门的重视和支持,以及以推动其发展为使命的协会组织的付出。
我们期待,在未来,子长唢呐能够继续以独特的艺术魅力,响彻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周恒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