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西安7月12日电(记者姚友明、王佳琳)正午时分,位于中国秦巴山区腹地——陕西省安康市白河县构朳镇凉水村的老年幸福食堂里,10余位老人每四人围成一桌,品尝着青椒肉丝、家常豆腐、韭菜炒鸡蛋和排骨汤等菜肴。
“我的儿子有残疾,过去他要给我和老伴凑合做点饭,我们对付着吃。现在有了爱心食堂,我们中午每人花4元就能吃饱吃好。”73岁的凉水村村民吴高庆说。
凉水村660户居民中,有50多名老人的子女常年在外务工,无法照顾自己的父母。为解决留守老人的吃饭问题,从今年1月开始,村里每月花费1万元,开办了老年幸福食堂。
“村集体每年有20余万元的收入,上级政府再补助一点,这个食堂就运转起来了,外出的年轻人也少了后顾之忧。”凉水村村支书秦志伦说。
无独有偶,在安康市汉滨区关庙镇文化村,同样有一家类似老年幸福食堂的机构,叫“幸福互助院”。该院落每天为全村20多位老人提供两顿正餐,在退休老人李辉智的牵头下,“幸福互助院”已经运转了两年。
安康市汉滨区关庙镇文化村老人在“幸福互助院”吃饭(2024年7月4日摄)。新华社记者 姚友明 摄
来自企业和社会的捐赠是“幸福互助院”重要的运行资金,其中,有超过五分之一的蔬菜是“入伙”的老人自己种的。“大家一边吃饭一边聊天,也让很多人特别是独居留守老人能够不再寂寞。”李辉智说。
在“幸福互助院”里,66岁的村民李增富担任帮厨,正值炎热的夏季,餐后他还切好西瓜,让老人们解暑降温。
“李增富的老婆去世了,他儿子和儿媳妇在外打工,自己也不会做饭,在这里‘入伙’能给主厨帮一些忙,还可以照顾90多岁的老母亲。”李辉智说。
在李辉智看来,“幸福互助院”的意义不局限于通过“互助”吃饱饭。在日复一日的相处中,老人们找到了精神层面上的慰藉。
安康市汉滨区关庙镇文化村“幸福互助院”工作人员为老人包饺子(2024年2月2日摄)。新华社发(安康市民政局供图)
在安康市平利县,当地建立了“特殊困难老人探访关爱机制”。平利县民政局局长吴铁介绍说,该机制重点围绕独居、留守、失能、重残等老人,由政府向各乡镇的乡村建设服务公司购买服务,公司派出探访员,每周向老人提供一次线下和三次线上探访服务。
长安亿禾乡建公司的43岁员工董仕琴,是平利县长安镇的一名探访员,和其他探访员一样,她持有养老护理员证,负责镇上40余户特殊困难老人的探访工作。
安康市平利县探访员在长安镇探访老人(2024年7月11日摄)。新华社发(安康市民政局供图)
72岁的长安镇长安社区居民廖坤霞,如今儿女都不在身边,前不久自己又摔伤了手,董仕琴不仅上门帮她做家务,还帮她将家里一亩多茶园中产的鲜茶叶运到茶厂加工销售。“这感觉就像是有家人陪伴在身边。”廖坤霞说。
安康市民政局局长燕卫东表示,安康是陕西的劳务输出大市,大量年轻农村居民外出打工,老人留守在家。“我们通过吸纳和动员社会力量参与,链接社会公益资源,希望能在基层打造一些‘小而功能全’的嵌入式单元,补齐农村养老的‘短板’。”他说。
安康市所处的秦巴山区曾是中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后,秦巴山区和全国一起进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新发展阶段。
不久前,中国民政部联合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农业农村部等部门印发《关于加快发展农村养老服务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可以依托有条件的村级邻里互助点、农村幸福院等开办老年食堂、设置老年助餐点,探索邻里互助、设立‘中心户’多户搭伙、结对帮扶等模式,灵活多样开展助餐服务”。
发挥“近邻”和“熟人”优势,围绕老年人周边建设施、促服务,力争不出村、不离乡解决农村养老问题,不断提升农村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成为各地政府应对人口老龄化和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措施。
凉水村紧靠着有“小武当山”之称的庙山寨景区,秦志伦说凉水村给景区配套的凉水民俗文化风情街已趋近完工。“民俗文化风情街开放后,将带动村集体收入进一步提升,村里老人的生活也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