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2月30日11时许,77岁的何璐奶奶像往常一样,带着饭盒到家对面的西一路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的食堂打午饭。排队间隙,老人不时和熟识的朋友打招呼、聊几句。
“这里的饭菜既干净又实惠!”何奶奶说,午餐她选了红烧肉、千页豆腐炒肉片、素炒西兰花,加上汤和米饭,总共花了13元。何奶奶告诉记者,她的老伴身体不好,常年在家休养,平日都是她照顾老伴的饮食起居,很辛苦。
为了更好地照顾老伴,何奶奶申请了家庭养老床位,工作人员很快上门对她家进行了适老化改造,对浴室地面进行防滑处理、在走廊安装了扶手,为他们配备了一键呼叫器、“智慧三件套”等。之后,定期有护理员上门提供专业的健康服务。“自从签约家庭养老床位后,我和老伴都得到了更专业、更全面的照顾。”何奶奶高兴地说,在自己家就能享受养老服务,她感觉真的很幸福。
“家庭养老床位能满足失能老人、半失能老人以及高龄老人、空巢老人的居家养老需求。”西一路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家庭养老床位负责人李苗苗说,目前家庭养老床位可为居家老人提供助餐、助洁、助浴、助医、助行等养老服务,让老年人不缺亲情陪伴,不改变原有的生活习惯,在自己熟悉的居家环境中安享晚年。
走进西一路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大厅,记者看到智慧养老云平台的电子大屏上,可随时查看“在册”老年人的健康情况、居住情况以及报警联动等信息。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前不久,智慧养老云平台突然接到报警后,24小时值班人员立即通知医护人员前往老人家中救助,并及时告知老人家属。因为处理及时,值班人员帮助老人化险为夷。
在西一路街道红会社区,91岁的独居老人罗爷爷告诉记者:“就是这个呼叫器,一按就能接通,随时有人接听。自从知道这个呼叫器的功能后,我感觉自己再也不慌了。”
社区居民在胡家庙街道“饭大爷”万东社区食堂就餐。(记者 王旭东 摄 资料图片)
在家建“床”,安心养老。依托西安市“家庭养老床位”试点工作,目前新城区已为80岁以上高龄老人、困难老人、部分失能老年人建立了200张家庭养老床位,累计提供居家养老上门服务2200人次。精准、专业的养老服务,既满足了老年人多层次、个性化的服务需求,又切实改善了居家老人的养老质量,让居家老人的晚年生活更温馨、更安全。
据统计,截至2022年底,西安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230.55万,占全市总人口比例为17.74%。作为全国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医养结合、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城市,西安市坚持统筹谋划、创新突破、精准发力,取得了一定成效。目前,已建成各类养老服务设施2842个,其中养老院143个、镇街综合养老服务中心115个、社区养老服务站1230个、农村互助幸福院1354个。
情暖夕阳,心系桑榆。围绕“努力打造具有西安特色的养老服务样板”工作目标,近年来,西安市不断创新服务模式,确保养老服务有品质。通过不断探索创新,目前已形成以新城区“饭大爷”、高陵区“高·幸食堂”老年助餐、碑林区“嵌入式以床养老”、莲湖区养老“早市”等为代表的社区特色养老服务新模式,让越来越多的老人享受到更加贴心周到的养老服务。(记者 刘晓云 )